近日,浙江传媒学院在总结建校40周年办学经验之际,举办改革开放40周年传媒高等教育的传承与创新论坛,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传媒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探讨智能媒体时代传媒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百余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作了题为《未来传媒教育:我们的思考与责任》的报告。他认为,未来传媒发展将呈现泛媒体、智能媒体、沉浸媒体等三种态势,未来传媒的力量将主要体现为知识力、建构力和塑造力。他分析了传媒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实现传媒教育界的责任与作为的三条路径,一是处理好传媒业态和教育形态的关系;二是处理好传媒行业和传媒学科的关系;三是处理好“专精”与“博融”的关系。

浙传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徐小洲分析了当前传媒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通过对国内外舆论导向问题、媒体人才培育问题的反思,提出我们应深刻认识德艺双馨的新时代内涵,深入把握新时代需求,深度遵循传媒教育规律,培养具有坚定社会主义理想、高超传媒技艺和强烈民族精神的新时代传媒人,这样的人才就是具有复合型、全媒化、高素质、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等五个特质的卓越传媒人才。
当前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建设的迅速推进,传媒产业发展形态、运行机制、传播路径、竞合态势等发生了全面深刻变革,对传媒高等教育及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该校党委书记杨立平表示:“系统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传媒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探讨智媒体时代传媒高等教育创新改革等重大课题,对于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高等教育的经验,把握传媒高等教育的特点与规律,探索新时代我国传媒高等教育改革路径与方向,提升传媒高等教育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论坛为期一天,19位专家围绕40年来传媒教育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思路、“互联网+”时代新闻人的学术坚守与创新、智能媒体时代媒体的发展走向和高等教育办学的国际借鉴等四个重要议题发表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展现学人风采,对总结改革开放40年我国传媒院校办学经验、培养高素质传媒人才等具有重要意义。
链接地址:http://apiv4.cst123.cn/cst/news/shareDetail?id=243002213985681408&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