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电影、文学、设计、音乐……在专业的世界里,他们所向披靡,在党建的探索中,更是使出一身“绝技”。
浙江传媒学院有13个二级学院,专业不同,特长各异。透过“专业”的视角,党建工作一下活了起来。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时代金话筒”党建品牌便是一个典型代表。这个由金话筒志愿服务讲解队和礼仪志愿服务队组成的党建载体,最大限度发挥了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专业优势。
别看两支志愿服务队都是学生担当,其“履历”可是闪闪发光。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鲍芳向记者介绍道,成立于2005年的金话筒志愿服务讲解队常年活跃在浙江省许多重大场合,还曾两次为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解说;成立于2004年的礼仪志愿服务队则更多地在国际大型志愿服务活动中崭露头角,包括世界互联网大会、杭州G20峰会、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等。“这两个平台一方面向国内外展示了我们浙传学子的专业水准和精神面貌,另一方面也促使党建引领、党建育人的工作落到实处。”
党建能否巧妙“嫁接”进专业,关系着党建工作是否能在学生中顺利开展,对于这一点,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曲绍祥深有感触:“音乐和舞蹈都是从小学起,所以学生对专业的忠诚度非常高,直接跟他们讲党建往往理解不到位,但是跟他们谈谈红歌和红色舞蹈,他们就很有兴趣。”
抓住这个窍门,音乐学院打造了“乐动的党旗五部曲”,从“唱”红色歌谣、“跳”红歌快闪、“讲”红色旋律、“创”红色文艺、“做”红色传人五个方面,探索“音乐+党建”的新途径。
曲绍祥发现,把专业融合到党建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举个例子,想要跳好一支以红色歌曲为背景的舞蹈,舞者必须深刻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意义,才能带入感情,从而感染观众。因此,我们很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加入‘红色’元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今年,音乐学院集全校之力打造的音乐剧“红船往事”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获得400万元的满额资助。“我们希望能够把‘红船往事’打造成红色经典的艺术精品,为党的百年献礼。”曲绍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