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浙传

中国文明网、浙江文明网:浙江传媒学院倾情演出青春版《雷锋》

发布时间:2012-05-11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随着提琴合奏的《学习雷锋好榜样》响起,帷幕拉开,恢弘大气的场景下,一位老人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缓缓从后台走出。“爷爷,歌里唱的雷锋是谁啊?能给我讲讲他的故事吗?”“好,我就给你讲讲雷锋的故事”——今晚,由黄亚洲编剧,浙江传媒学院师生自导、自演的青春版话剧《雷锋》在学校小剧场倾情上演。

“雷锋,一个平凡的战士,却用他那颗最朴实无华的心做出了最不平凡的事,我被他感动了。”今晚雷锋的扮演者、表演专业大一学生纪鸿飞说,虽然从小听着“雷锋精神”这四个字长大,但其中真正的内涵并不熟知。“当初拿到剧本看到雷锋认干娘的那幕时,觉得很难理解其中的情感,替一个陌生人尽孝,这在我们这一代看来有些困难。”但随着话剧版《雷锋》排练次数的增多,再加上学习了多部《雷锋》作品,“突然有一天我领悟了,雷锋对大娘的那种情感完全就是对亲娘的情感,一点儿都不矫揉、不做作。他的那种大爱精神,让我动容。”

有着同样情感升华的还有雷锋战友向秋生的扮演者索枭坤,作为一名表演系大三学生,他拿到剧本时就发现了自己与剧中人物的差距。“虽然老师们都说我的形象适合演军人,但我知道军人性格中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特质我还没有。”经过将近两个月的排练,对剧情及人物性格的反复研磨,索枭坤觉得自己比以前更加乐于自觉地助人了,“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我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雷锋精神可以成为我成长的基石。”

“学校当初的定位就是排演一部属于大学生自己的校园版《雷锋》,让雷锋精神就在学生身边。”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雷锋》艺术总监叶蒙荻说,由黄亚洲老师编剧的《雷锋》在师生的编导下有了一些创新。在传统话剧的剧本上,学校整合了表演、播音主持、声乐等几乎所有艺术类专业的资源,加入了演唱、诗歌朗诵、舞蹈,让《雷锋》看起来更细腻、丰富。按学生的话来说,就是“清新、清纯、清丽”。

在排练的一个多月中,导演于亚东老师见证了学生们的“雷锋式成长”。开始时,虽说学生演的是《雷锋》,但演员个体之间是独立的,没有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导演反复说戏,再加上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查阅了大量雷锋的相关资料,慢慢地,演员之间开始融合、互助起来,最初那种“不甘配角”的想法被“甘于配合”的想法所代替,按剧中雷锋姐姐的扮演者李佳轩的话说,就是“我们被自己所演绎的《雷锋》感动了”。

此时的舞台上,故事渐渐进入尾声,不管是演员、剧务,还是台旁的工作人员,眼中闪出的那种被雷锋精神感动的瞬间被永久记录了下来。“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的岗位上?”

雷锋精神永远感动着我们!(记者 董颖 通讯员 杨圣琼)

链接:http://www.wenming.cn/syjj/dfcz/201205/t20120504_643136.shtml

http://www.wenming.cn/syjj/dfcz/201205/t20120504_643136.shtml

中国 · 浙江 · 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学源街998号

Copyright © 浙江传媒学院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浙ICP备1302167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