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圣琼 本报记者 金丹丹
昨天下午,2012年浙江传媒学院艺术类专业校考杭州考点正式开考,初试时间为两天半。该校负责人表示,各专业均采用面试形式,主要考察考生的形象气质、语言表达能力和相关才艺,复试将于2月17日开始。
今年传媒学院总计划招生数为3600多人,比去年增加600多人。总报名人数截至昨天下午为5.7万多人,比去年增加1.3万多人。据招办负责人透露,由于今年的招生数和报考数都有增加,预计录取率和去年相当。
报名最火爆的,仍属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传媒学院在摄制类专业中新增一门数字游戏设计专业,而此前数年因各种原因未招生的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今年开始招生,并停止对艺术类专科的招生。
招办主任建议考生以素颜面试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场,考生们在候考室里进行最后一轮准备,对着前方微笑着背诵自备资料,整理着仪容。
“这鞋子好累,腿都要断了!”来自金华的小林走出考场,边大声抱怨边脱掉高跟鞋,也不顾地砖冰冷。“现在舒服多啦!”小林满足地笑笑,从大书包里拿出一双毛毛靴套上。
她说,一起来考试的同学今天都挑了套装、高跟鞋,希望职业化的装扮能给考官留下好印象。
“中国传媒大学直接要求不能化妆,今天的考试没有特别要求,我就化了一点淡妆。不大看得出来吧?哈哈。”小林调皮地笑笑,“我觉得化妆不要太过,淡妆能让我比较自信。”
记者在考场里转了一圈,发现今年考生大多打扮朴素,淡妆的居多,素颜上阵的也不在少数,而假睫毛红唇的大浓妆基本没看到。
传媒学院招生办主任刘平表示,虽然学校没有硬性规定不能化妆,但还是希望考生以天然的面貌出现。“有些考生化了婚纱摄影般的浓妆,这和上镜妆完全是两个概念。如果太浓,我们要求考生洗掉。”
考前突击培训班流行
来自江西的许渊刚刚完成播音与主持艺术英汉双语播音方向的考试,一脸轻松。
“几分钟就搞定了,这还是要靠平常的积累。今天状态还不错。”许渊说,之前她只是喜欢播音主持,但之前从没有接触过类似的培训。为了考试,她特地找培训班突击了半个月。
“是一对一的培训,对发音吐字、形体、应试技巧等都有涉及。我之前也去了中国传媒学院考试,感觉效果还不错,比较有底气。培训费用还是比较高的,15天,一天6个小时,一共花了6000多块。”
来自福建的吴丽婷,也坦言考前一个月找了培训班突击。
“福建考生最严重的是普通话不标准,培训一个月后,还是有点效果的。上一次课400元,是一对四的。”吴丽婷介绍,这样考前的突击班在考生中颇为流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奔忙在各地每校必考的考生少了,很多考生更理性了,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陈同学来自内蒙古,他报考了4所学校。“除了内蒙古大学以外,南方就报考了浙江传媒。另外还有两个学校比较一般。我自身条件不拔尖,也就不去竞争太激烈的学校打酱油了,压力也小一点。”
链接:http://jrzb.zjol.com.cn/html/2012-02/14/content_1347338.htm?div=-1
http://edu.zjol.com.cn/05edu/system/2012/02/14/018195795.shtml
http://news.zj.com/detail/13767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