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浙传

青年时报、新浪网:浙江传媒学院推出双导师制 导师昨亮相由学生挑选

发布时间:2012-10-16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推出双导师制 导师昨亮相由学生挑选

新闻与传播人才怎么培养?昨天,在浙江传媒学院举办的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论坛上,该学院正在实行的“双导师制”引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它或许是未来这类人才培养的一个方向。

浙江传媒学院今年首招的25名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的项目,以培养硕士专业学位为主。通俗地说,这个硕士学位的培养与以往不同,更注重学生的实践。但在以往,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的培养虽有实践环节,但时间不长、没有固定的师傅带,很难真正学到东西。他们往往到了工作岗位上,再花一年半载地去实践、摸索,尤其是研究生教育。

为了让这批学生在实践环节学到本领,能真正深入到新闻与传播的一线岗位,浙江传媒学院在课程设置上特意安排了一年的实践时间,实行“双导师制”,即校内老师教理论、业内导师教实践,师资经过专门的挑选。

在昨天的论坛上,46名校内导师与44名业内导师纷纷亮相,其中业内导师是首次出现在学生面前。他们全是各传媒领域的资深从业者,有省广电集团总编辑程蔚东、新华社浙江分社社长郭献文等。行业涉及面正好与25名学生的培养方向对应,分别为广播电视、新媒体传播、媒介管理、播音主持。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张芹介绍,该院希望通过“双导师制”的培养,让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生既具备理论知识,又能通过业内导师的传帮带了解行业动态,通过实践成为业界的能手,一毕业即可上手工作,而不是以往的“半成品”。在跟业内导师的一年里,学生的考核将全部由业内导师来完成。

张芹说,下个月,学生与业内导师将通过双向选择来完成学生的导师选择。为了不影响业内导师的正常工作,每位业内导师只带1名学生。

芦经俊是浙江传媒学院首招的25名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研究生。他说,他的志向是今后留在浙江从事广播电视工作。拿到业内导师名单后,他有些眼花缭乱,很多导师都很厉害,他得好好地去查查老师的简历,挑一个与自己专业、志向最贴近的老师。(时报记者 张晶)

http://zj.sina.com.cn/edu/jyzx/2012-10-14/07522041.html

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2-10/14/content_394601.htm

中国 · 浙江 · 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学源街998号

Copyright © 浙江传媒学院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浙ICP备1302167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