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浙传

潮天下客户端:记者帮后续|开学季迎来包裹高峰,浙江传媒学院马上安排志愿者来帮忙了

发布时间:2023-02-21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

原文地址:https://tianmunews.com/news.html?id=2217842

“你好,58号快递架在这里。”“我来帮你搭把手。”上午10点多,浙江传媒学院生活区的快递驿站里,多了一群亮眼的“红马甲”。

近日,浙江传媒学院钱塘校区大学生开始春季返校,校园内快递服务中心也随之热闹起来。此前,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帮曾报道,很多学生返校前提前将行李打包寄到学校,负责投送的小哥有点忙不过来。

听说快递服务中心缺人手,学校后勤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立即协调联络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等相关部门解决问题。2月20日,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已经到岗,帮着小哥分担投递压力。

01.jpg

人未到行李先到,大学生返校前寄到学校的包裹

传媒学院多部门联动,勤工俭学的学生来了,志愿者也来了

这一代的“00后”大学生,新学期返校时,很少有扛着大包小包到学校的。受益于现在物流业的便捷,他们大多会提前把大件行李等快递到学校。对于一所拥有上万名师生的高校来说,如何处理好这波快件高峰是一个“技术性难题”。

“同学,你的包裹在对面区域。”在浙江传媒学院快递服务中心,一名志愿者正在指引一个学生前往她想要找的快递货架。这名大学生志愿者告诉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自己今年读大三,之前在学校做过不同的志愿工作。

QQ图片20230221140024.jpg

QQ图片20230221140020.jpg

身穿马甲的志愿者们

红马甲是学校团委的志愿者,蓝马甲是后勤的党员志愿者。

“这次来快递站帮忙,通常是给不熟悉环境的新同学做指引,有时候也会帮同学搬一些体积大比较重的包裹。”这位志愿者说。

校园快递服务中心负责人肖其栋介绍,学校平时的快递量比较平稳,人手充足,但到了双11或开学季、毕业季这类日子,驿站就会忙一些。

“感谢学校及时组织协调志愿者过来帮忙救急,这下我们可以早点下班了。”肖其栋笑着说,他也感谢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的呼吁,“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02.jpg

杭州市传媒学院生活区快递房

不仅是志愿者,浙江传媒学院还通过多部门联动,招募了一批勤工俭学的学生来快递站“工作”。与志愿者不同的是,这些学生要实打实地当“兼职小哥”,在正式进入职前,需要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

“主要是技术培训,例如如何处理快递条码等。”肖其栋说,志愿者和勤工俭学学生的加入,有效缓解了快递站开学季快递高峰期的压力。

为了应对开学快递高峰,学校还准备了快递预留房

“我们一直把对学生的关心关爱放在第一位,学生有需求,我们就去满足,全心全意为学生打造一个便捷舒适的学习环境。”浙江传媒学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据介绍,除了人力上的调配外,学校还准备了充足快递房和快递架来保证高峰时期的包裹有地方临时存放,不至于堆到露天马路上。日晒雨淋不说,还影响校园整洁,学生找起来也麻烦。

03.jpg

学校的备用快递房

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学校准备的备用快递架房已经到收尾阶段。现场工作人员说,本轮开学季的快递高峰将在一周内到来,到时候这些架子都会放满包裹,志愿者和勤工俭学的学生都会来帮忙。

据浙江传媒学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每次学校开放志愿者和勤工俭学名额时,报名的学生都要比预计的要多。“招募令一发出,基本上都是报满的,因为同学们自己也经常取快递,如果快递站的人手不够,包裹找起来会非常麻烦,能够为同学服务,他们也觉得很高兴。”

学校也鼓励有需要的学生,积极参与勤工俭学,既能增加社会经验,学会怎样与人打交道,还能赚取一定的生活费。据学校统计,目前全校有1000多名学生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各类勤工俭学。“这些参与勤工俭学的同学,既激励了自己,也温暖了学校大家庭,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