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浙传

钱江晚报:浙传学院第十届“创智风云·赢在浙传”大学生创业大赛举行,17个创业团队现场对决 让更多创业梦想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2017-04-27

来源单位:其他

现场,获得二等奖的创业团队上台领奖。

浓郁的大学生创业氛围,像春风拂面而来。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股新浪潮的推动下,在“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的激励中,4月25日下午,浙江传媒学院第十届“创智风云·赢在浙传”大学生创业大赛在桐乡校区举行。

创业大赛现场,17个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对决,碰撞出不少创新创业的火花。

这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创业比拼,让我们重回现场,走近他们,一起来听听其中的故事。

17个团队现场角逐

不少创业项目很接地气

参赛团队代表正在介绍项目特点。

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大学生有不同的新思维、新理念。在一场场头脑风暴的背后,所产生的创业项目也更趋多元化。

一名来自温州的女生,每逢寒暑假回老家,总会被笨重的棉被等物品所困扰,由此便诞生了做床上用品护理的想法。她与相关企业合作,在自己所在的学院进行小范围试营业,没想到成交率达21.1%左右……

当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饲养宠物,有人便萌生了做个“宠物ipet”宠物信息服务应用的想法,开发出一款集公益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App,为喜欢宠物的爱心人士提供救治、保护、领养小动物的渠道,并分享宠物健康养护知识等。“快乐的想法,成就快乐的事业。”该项目现场就吸引了一评委嘉宾的兴趣,给予2万元资金助其创业。

现场,每个团队进行5分钟的PPT展示和3分钟的评委问答,评委根据各个团队的综合表现进行现场评分。

从校园街拍到“短视频+”轻资讯育儿文化类App,从寻物管家装置到数据创新的娱乐营销服务提供……大赛现场,大学生们就项目背景、投放远景、资金投入、项目受众、项目产出等进行了展示。

据浙江传媒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赛总共收到创业作品96项,经过初审、复审,共有17个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进入决赛,这些创业项目内容涉及新媒体产品设计、文化创意、创业推广、平台服务等行业。

创业项目耳目一新

为创业教育带来新气象

参赛团队代表根据PPT进行项目展示。

作为本次大赛评委之一的骆广宇,是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的毕业生。在校期间,他也开启了创业之路。

骆广宇的宇视传媒公司以“互联网+影视”为主导,挖掘优秀创意团队输出资本和专业资源,致力于打造互联网影视项目开发制作、宣传发行一体化平台。经过3年时间历练,在所在领域中获得了一定知名度。

“做了三届大赛评委,今年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骆广宇表示,这些创业项目不再仅限于传媒相关产业,变得更加多元化,让他看到了当下大学生创业的激情,以及紧贴当下热门产业的敏感度。

作为创业“老司机”的骆广宇寄语正在创业或想创业的大学生,在创业起始阶段,公司的战略定位、起始资金、合作伙伴、创业环境等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法宝”。

该项赛事作为浙江传媒学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的重要展示平台,已走过了10个年头。大赛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潮流,也为创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气象。

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汤兆武表示,作为学校创业竞赛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创业大赛秉承了大学生奋发进取的时代内涵,体现了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浙江精神,结合了学校鲜明的专业特色,为推动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大赛已成为广大传媒学子挥洒创新创业才能的舞台,是创业新手的起跑线,是创业能手的练兵场。”汤兆武说,借助这样的平台,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释放,思考能力得以提高,协作精神得以加强,各方面技能都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大学生创业热情高涨

不少项目获评委肯定

现场评委对项目进行点评。

创新凝聚力量,创业放飞梦想。

尹旋超是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的一名大三学生。去年开始,她创建了个人原创微信公众号“维安记”。该公号定位为原创青春成长情感号,讲述成长与生活,目前已吸引了3.5万名粉丝关注,每月都有近万元的收益,许多文章还被人民日报等微信公众号转载。

“公众号主要盈利方式为软文,项目还获得了‘浙报阿里’极客计划2万元项目资助。”尹旋超在现场这样介绍。因为这些闪光点,让尹旋超的创业项目最终脱颖而出,拿下特等奖,现场获得2000元奖金。

“眼下,大学生创业的劣势比优势多,没经验、资本有限、没人脉等因素都是创业路上的‘拦路虎’。”尹旋超表示,但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些不会阻碍她创业的决心。她觉得,互联网思维、重头再来的勇气以及各种大学生创业大赛等都能带给她广阔的施展舞台。

现场,寻物管家装置团队也获得了不少评委肯定。在大三女生刘雯靓眼里,这样的创意来源于生活。“每当出门前,不少人会因满屋子找车钥匙、手机等物品而烦恼,由此她和小伙伴们琢磨出一款物管家App,物品一旦丢失,点击相关App就能及时找到。

身边小伙伴有摄影功底,VR又是当下热门领域,于是来自不同学校的6名大学生组建了一支文化传媒团队,涉及广告业务,主营VR内容制作。团队组建起来后,拍摄了多个地方的VR漫游,并在浙江省女子监狱开展丝绸文化艺术展。项目主要成员之一,浙江传媒学院大四学生申屠存康表示,大学生创业更富激情,没有过多的思想负担,敢闯敢拼。

在这些项目背后,仿佛能看到这些年轻的创业者手握项目,信心满怀的样子。

网址链接:http://mobile.epaper.routeryun.com/index.php/home/article/index/appkey/96/date/2017-04-27/page/285413/aid/1406115.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编辑者:毕雯雯

中国 · 浙江 · 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学源街998号

Copyright © 浙江传媒学院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浙ICP备1302167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