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主题
| 地点
| 内容
| 主持人
|
26日
报到
| 全天
| 国交中心底楼大厅
报到
| 刘福州
|
26日
晚间工作坊
| 7:30
-9:00
|
| 李燕蕙老师:正念减压工作坊(一)
【体育馆204,木地板】
| 汪丽华
|
7:30
-9:00
|
| 林培龄老师:绘本说故事工作坊
【第二教学楼203,129座】
| 李清
|
27日
上午
开幕式
27日
上午
大会
发言(一)
|
|
| 早餐
|
|
8:30
-9:00
| 行政楼报告厅
| 开幕式:【30分钟】
(1)浙江省教育厅领导致辞
(2)浙江传媒学院领导致辞
(3)特邀嘉宾生命斗士致辞
| 王文科
|
9:00
-9:10
| 行政楼前台阶
拍照
| 杜刚
|
9:10
-9:40
| 行政楼报告厅
| 主题报告(1):【30分钟】
胡宝忠(东北农业大学):大学呼唤生命教育
| 何仁富
|
9:40
-9:55
| 大会报告(1):【10+5分钟】
一代生命教育大师郑晓江生平与思想报告
|
9:55
-10:25
| 主题报告(2):【30分钟】
纪洁芳(南华大学):打开生命教育的百宝箱——校园生命教育之推动
|
10:25
-10:45
| 茶歇20分钟
|
10:45
-11:10
| 主题报告(3):【25分钟】
潘靖瑛(慈济大学):慈济大学“慈济人文暨服务教育”与“生命教育”课程的学习成效探究
| 刘慧
|
11:10
-11:45
| 团队报告(1):慈济大学生命教育团队【35分钟】
潘靖瑛:概况
谢佩娟:慈济大专青年(慈青)与一般大专青年之利社会行为与主观幸福感之研究
谢雅婷:慈济人文课程探析—以慈济大学为例
陈沛岚:生命教育之菩提-静思语核心价值
王悦枝:经典读书会与生命教育—以台湾慈济的社区为例
徐小倩:慈济人与非慈济人在感恩心与幸福感上之相关研究
谢曼盈:简短版大学生生命态度量表之效度研究
蔡裕美:慈善工读丰厚大专生社会资本之生命意义探究——以慈济技术学院菩提种子品格教育产学合作计划为例
|
11:45-11:55
| 总结与点评(10分钟)
|
教工餐厅午餐
|
27日
下午
大会
发言
(二)
| 2:00
-2:30
| 行政楼报告厅
| 主题报告(4):【30分钟】
林绮芸(台北护理健康大学):台湾生命教育与校园自杀防治的经验
| 潘靖英
|
2:30
-3:00
| 主题报告(5):【30分钟】
尤惠贞(南华大学):生命教育在大专校院推动之经验与模式探讨
|
3:00
-3:15
| 大会报告(2):【15分钟】
林培龄(三之三国际文化机构):绘本创意与心灵触动
|
3:15
3:30-
| 大会报告(3)【15分钟】
黄俊铭(中山医科大学):如何找自己生命回家的路
|
3:30
-3:50
| 茶歇20分钟
|
3:50
-4:10
| 主题报告(6):【20分钟】
何仁富(浙江传媒学院):从心到灵的两种生命力培养——浙江传媒学院《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必修课的设计理念
| 纪洁芳
|
4:10
-4:45
| 团队报告(2):浙江传媒学院生命教育团队【35分钟】
何仁富:概况
李清:大学生生命困惑与灵性教育
马九福:生命叙事法在生命教育中的运用及其健康发展
李琼瑶:生命化自主学习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
杨英文:走进法庭实践教学在生命教育中的拓展
朱锋刚:心理健康、阅读治疗与哲学咨询
张方圆:身心灵全人生命教育视阈下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
汪丽华:《德音雅乐与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
|
4:45
-5:05
| 团队报告(3):青海师大生命教育团队【20分钟】
曹海玲:概况
金培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视域中生命教育的思考
杨宁:生命教育视域下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思考
方立江:生命教育对大学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崔治忠:生命价值的衡量与比较——对电车难题的重新审视
|
5:05
-5:15
| 总结与点评(10分钟)
|
教工餐厅晚餐
|
27日
晚间
工作坊
| 7:30
-9:00
|
| 李燕蕙老师:正念减压工作坊(二)
【体育馆106 地毯】
| 汪丽华
|
7:30
-9:00
|
| 纪洁芳老师:体验式生命教育工作坊
【第二教学楼203,129座】
| 马九福
|
28日
上午
分论坛
发言
每人报告时间为7分钟,5人1组,然后提问与讨论10分钟
28日
上午
分论坛
发言
每人报告时间为7分钟,5人1组,然后提问与讨论10分钟
| 早餐
|
8:30
-9:05
| 分论坛一
行政楼409会议室
| 第一小组:
(1)李燕蕙(南华大学):正念减压在大学生命教育之应用:以南华大学生死学系课程为例
(2)洪樱纯(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心灵成长的陪伴与关爱教育:以福智文教基金会大专班为例
(3)徐长恩(北京社会职业学院):殡仪高等教育视阈中的生命教育定位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为例
(4)寸彦中/杨社娥(大理学院):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启示
(5)岳顺利(东北农大):从认识到热爱,《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 徐永清
韩似萍
徐春林
|
9:05
-9:15
| 提问与讨论(10分钟)
|
9:15
-9:50
| 第二小组:
(1)刘恩允/薄存旭(临沂大学):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生生命观调查研究
(2)徐春林(江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命教育的基本任务及其实现路径
(3)徐永清(东北农大):大学生对《生命教育》课程教学内容需求的分析与对策
(4)许大平(绍兴文理学院):“荷欧波诺波诺”对生命教育的启示
(5)毛高仙(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陶行知先生“每日四问”的人学意蕴及对生命道德教育的启示
|
9:50
-10:00
|
| 提问与讨论(10分钟)
|
10:00
-10:30
| 第三小组:
(1)肖杏烟(广州大学):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增强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2)孙卫新(普洱学院):云南高校“三生教育”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反思——行动研究视野下普洱学院的个案
(3)唐华(温州大学):以社团建设为载体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
(4)李艳荣/甘鹏(广西幼专):生命教育:幼儿教师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
|
10:30
-10:40
| 提问与讨论(10分钟)
|
10:40
-11:00
|
| 茶歇20分钟
|
8:30
-9:05
| 分论坛二
行政楼509会议室
| 第一小组:
(1)胡宜安(广州大学):大学生生命书写与生命教育始源文本探秘
(2)陈丽杰(鞍山师院):生命教育影展在大学生生命教育学习中的作用探析
(3)张育宁(南华大学):从视听媒体赏析探讨生命关怀
(4)师顺(普洱学院):书为心画字如其人——生命教育融入书法教育的实践思考
(5)张慧远(杭州电子科大):生命访谈法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运用与反思
| 尤惠贞
胡宜安
尉迟淦
|
9:05
-9:15
| 提问与讨论(10分钟)
|
9:15
-9:50
| 第二小组:
(1)郭洪国雄(树德科技大学):生命终点的陪伴与守候最美--临终关怀之个案研究
(2)尉迟淦(辅英科技大学):生命教育与殡葬
(3)张同娥(树德科技大学):银发族参与终身学习与身心健康之相关研究
(4)林怜利(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快乐脑麻性麻痺运动建立模式之探讨
(5)王治军(北京社会职业学院):当代大学生加强死亡教育的几点思考
|
9:50
-10:00
| 提问与讨论(10分钟)
|
10:00
-10:30
| 第三小组:
(1)许素玉(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团体艺术创作营造良好班级气氛
(2)钱淼华/陈立强(天津师大):试论团体辅导课程化实践
(3)赵丹妮(长春医专):生命教育教师的生命化培育——一种研究性学习型团队的建构模式
(4)陈金香(景德镇陶瓷学院):建构中国式生命教育
|
10:30
-10:40
| 提问与讨论(10分钟)
|
10:40
-11:00
| 茶歇20分钟
|
大会
发言
(三)
| 11:00
-11:20
|
| 团队报告(4):廊坊师院生命教育团队【20分钟】
王艳玲:概况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全程式一体化模式探究
吴艺: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与建构
宫岩:生命教育对贫困大学生德育培养的价值及途径
张全雷:浅析植物大战僵尸游戏中的生死教育因素
| 郭洪国雄
|
11:20
-11:50
| 行政楼报告厅
| 主题发言(7):【30分钟】
欧阳康(华中科技大学):生存价值与生命自觉
|
教工餐厅 午餐
|
28日
下午
大会
发言(四)
| 2:30
-3:00
| 行政楼报告厅
| 主题报告(8):【30分钟】
刘慧(首都师范大学):师范大学生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
| 林绮芸
|
3:00
-3:20
| 团队报告(5):首都师大生命教育团队【20分钟】
刘慧:概况
刘峻杉:中国传统生命教育的特色与机制
李敏: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生命教育资源
张志坤:大学师范生生命教育的时代关切与实践探究
|
3:20
-3:40
| 团队报告(6):温州医科大生命教育团队【20分钟】
陈勰:概况
共享生命历程,共创人生体验——基于柏格森直觉体验教育哲学观的生命教育模式研究
苏凤启:文化视角下医学院校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与探索
李翩翩:医学院校生命教育实践探索
方耀:为什么要活下去——以回应浙大跳楼学生遗书为主题的案例教学法反思
|
3:40
-3:50
| 总结与点评(10分钟)
|
3:50
-4:10
| 茶歇20分钟
|
闭幕式
| 4:10
-5:00
| (1)分论坛讨论报告(20分钟,每位主持人3分钟)
(2)大会总结(5分钟)
(3)第一届生命教育微视频大赛获奖作品展播
| 刘福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