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党代会
【喜迎党代会 实现新跨越】 文学院:创新形式上党课,让党课无处不在
来源单位:全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18-12-19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浙江传媒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即将隆重举行。这是我校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学校全面开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传媒大学建设新征程中的一件要事。自2012年3月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同德,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显著成就,推动学校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为迎接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特开辟《喜迎党代会 实现新跨越》专栏,回眸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走过的光辉历程,展望学校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续写学校发展新篇章。

全媒体中心先期走进各二级学院党组织,畅谈基层党建实践探索和经验做法。本期,全媒体中心记者方宁走进文学院,专题走访文学院党委。

文 学 院

创新形式上党课,让党课无处不在

前不久,建德市乾塘镇的文化礼堂热闹非凡,村民们在这里观赏了一台丰富多彩的节目。这些节目来自于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的师生团队。这是文学院党委今年继六月份在龙游县腰塘边村的文化礼堂演出后,组织的第二次文化走亲活动。文学院党委把这样的活动叫做行走中的党课,在走基层中加深对党的知识和国情民情的理解。

过去六年,文学院坚持党建创新引领学院发展,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创新形式上党课,让党课无处不在,渗透育人工作的各个环节。

流动的党课

学院党委建立了学生党员之家,设有会议室、红色漂流书屋、视听室等。“红色漂流书屋”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目前,红色漂流书屋藏书量已达到20000余册,红色漂流书屋读书会已经进行了100余场。“红色漂流书屋+读书会”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成为学院构建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形式。

指尖上的党课

结合学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学院创新党课形式,创作“指尖上的微党课”,拍摄系列微视频《我与党章的故事》。以喜闻乐见、易于传播的方式上好党课,增强党课的吸引力。从身边人和身边事讲起,《我和党章的故事》系列已完成20余集,并在文学院官微予以推送,新颖的党课形式,引发了热烈反响。同时,系列微党课《奋斗的青春》《我的初心》等也已完成。

行走中的党课

组织师生党员开展文化传播志愿服务,推进基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学院组织师生党员参加衢州龙游县腰塘边村文化礼堂的开堂仪式,并为当地村民带去一台充满红色文化正能量的文艺节目。同时,组织“文化故乡·百姓故事”文化传播服务团队,走进建德下梓村、龙游县天池村、志堂村、腰塘边村等开展文化传播志愿服务,深入基层农村,编村志,建村档,写专访;进行村歌和宣传片创作。团队入选团中央“千校千项”最具影响力好项目。

红色经典党课

以红色经典为导引,提倡教师开展读书会党课,思想性与专业性并重,目前红色经典读书会已举办六十四讲。同时,2017年组织“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重走梁家河知青岁月团队”赴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进行社会实践,在寻访习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过程中、组建临时党支部、开展读书会、写学“习”笔记、创作纪录片。许多媒体对此做了报道。团队被评为2017年度团中央社会实践——“最具影响好项目”。2018年上半年组织师生党员重走红军路,情境体验红色传统。

思政+专业+实践”三位一体党课

将党课带入专业课堂和专业实践活动,延伸课程思政的理念,把思政链拉长,贯彻全程思政的理念。学院在“思镜观影”、“秘书大赛”、“汉语之夜”、“初夏之荷”等专业实践活动中,始终贯彻思政元素和理念。

同时,月雅戏曲社“送戏下乡”,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学院与杭州历史馆达成党员教育和专业实践基地建设,运用专业技能,将党史资料的采集制作与党史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亲身体验,接受思想浸润,同时开拓学生专业实践渠道,助推学生思想和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