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修身
【文明创作】当大数据决定你听什么歌,谁才是最懂你的人
——凤鸣大讲堂第一百六十三讲顺利举行
来源单位:全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19-05-07

5月5日下午2时,由桐乡市人民政府、浙江传媒学院主办,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党工委、管委会承办的凤鸣大讲堂第一百六十三讲——“当大数据决定你听什么歌,谁才是最懂你的人”于桐乡校区顺利举办。

主讲人姚谦是作家,华语流行歌坛写词人、制作人、音乐经理人,由他作词的代表作品有《鲁冰花》《最熟悉的陌生人》《味道》等。其作品曾获得第26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电影插曲奖、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等奖项。

讲座伊始,姚谦向听众分享了其执着于音乐的人生经历:一开始在录音室工作,偶然的机会下开始进行歌词创作并且收获了一些成就。在唱片衰落的时代,他却毅然决定回到独立状态,用自己的资产做最后的努力。失败后他也并未放弃音乐,而是选择重新投入到新的音乐录制领域。“所有的挫折和疼痛都会变成你最后做出正确选择的养分。”姚谦说。

姚谦很喜欢听音乐、读文学作品、看电影和旅行,在他看来,这些都是阅读。“通过阅读感受这个世界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同时,他明确表示,音乐领域和文学领域中的创造者需要沟通,了解彼此的表达意图,从而呈现出较完美的创作作品。

紧接着,姚谦提到了当前数位音乐(以数字格式存在和存储的音乐)的发展。“音乐的内容与听音乐方式的改变是近些年来大众普遍觉得音乐质量不高的问题根源。”对于音乐行业的发展现状,姚谦指出,尽管数位音乐平台能够精准地算出用户的好恶从而进行歌曲推送、计算歌曲的播放量,但这并不代表AI能够准确地算出音乐优劣。“评判音乐的优劣标准应该是有效数据而不是单纯的流量,因为流量多为商业利益驱动而缺乏客观的公正性。”他鼓励观众摆脱“流量”带来的限制,寻找自己真正享受并愿意为之付费的音乐作品。

大数据时代下音乐和阅读软件拥有的智能推荐功能让姚谦心生疑虑,“这些功能究竟是帮人更便利地开展阅读,还是开始变成窄化阅读的工具呢?”他认为,全面和多样化的阅读是人在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因此需要警惕智能推荐的局限性。

在观众互动环节,有同学向姚谦提出了自己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在这个年龄阶段从事创作,应如何解决因为阅历不够而造成的词不达意的情况。姚谦给予她的建议是阅读,并且是跳开阅读,即不要反复阅读同一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