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修身
【文明青春】浙传思政教育出新招 擦亮学生青春底色
来源单位:全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19-04-23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但要让这一课程从有意义到有意思、从有兴趣到有情怀、从有知识到有信仰绝非易事。近日,在学校召开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会上,6位一线教职工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畅谈了从事思政教育的认识与体会,给与会师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充分反映出学校思政教育有新招、见实效。


教改+思政: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从相加到相融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图▲我校成立“学习讲习所”

早在2013年,学校就推出思政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好理论教育与实践探索、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的基本关系,积极推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使理论知识更接地气、精神力量更可触摸,使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图▲我校党委书记杨立平与泳溪乡村民共读《之江新语》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第一批思政文库建设入选者、教育部马工程教材《伦理学》精彩一课获得者、思政课教师何仁富教授长期从事生命教育,他不仅在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时,教学生《从头再来》《相亲相爱一家人》《中国人》等手语歌以活跃教学气氛,还经常带学生去杭州北郊监狱上生命教育课,帮助犯人重拾生活信心,获得新生。何仁富教授今年新开设了一门选修课“西湖生死学”,采取小组学习的模式,要求每个小组学生分别对西湖边的10个墓地进行研究,了解墓主人的生命故事,启发学生对人生对未来的深刻思考。

图▲何仁富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手语歌曲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马克思主义学院许志红教授自1995年从教至今已二十余载,一直坚守三尺讲台,上课既有政治的高度,又有理论的深度,还有课堂的温度,使学生充满代入感、参与感、获得感,她深有感触地说:“信仰坚定才敢讲,理论纯熟才能讲,情怀要深才会讲,只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真切的教育情怀,才能解开学生精神世界的深层困惑,引导学生反思、体悟、品味,畅游人类精神世界的海洋。”

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我校课程思政改革工作

学校非常注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如新媒体学院李炫鑫老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游戏策划与关卡设计》课,培养学生公平、公正与法治意识,央视《新闻联播》作了专题报道。设计艺术学院危怡老师的“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影视人物造型创作基础》,通过“旗袍造型电影”、“戏曲人物造型电影”、“传统工艺在电影造型中的运用”等专题教学板块,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等内容融入到教学体系中,努力培养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新闻与传播学院焦俊波老师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堂里,通过新闻采访情景再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新闻理想。学校“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真正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落地落实,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已经成为学校专业教师一致的目标追求和使命担当。


文化+思政:让学生在文艺演出中陶冶情操、升华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

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思政育人工作,充分发挥播音主持、表演、编导、音乐等艺术类学科专业优势,创作了《红船往事》《浙传阅读》《出壳》等一台台文艺节目、剧目,师生原创的“中国梦”系列电视MV作品《向青春致敬》《奋斗的青春》被《学习强国》收录。让学生在文艺创作演出中陶冶情操、升华思想,成为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质优良的有为青年。

图▲《红船往事》剧照

学校与嘉兴市委宣传部联合精心打造的国家艺术基金重大资助项目、浙江省精品工程扶持项目原创音乐剧《红船往事》,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音乐剧形式来展现“红船精神”,自2018年11月26日在嘉兴大剧院隆重上演以来,至今已在杭州、南京、嘉兴等省内外巡演23场,对传播、践行以首创、奋斗、奉献为核心的“红船精神”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不仅对参演的100多位师生来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对广大观众来说也是一场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成为学校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建党一百周年献礼的优秀剧目。南京市民陈女士看完该剧激动地说:“观看《红船往事》是一场提振精神、升华灵魂之旅,使我对‘红船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并从中汲取到了真理的力量、信念的力量、奋斗的力量。”校音乐学院党支部书记曲绍祥表示:“《红船往事》就是一个移动的艺术思政课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它演到哪里就把红色种子播撒到哪里,就把共产党人的初心带到哪里,让看过的观众都深受教育!”

图▲毕业联合创作“出壳”毕业秀

我校学生还多次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G20杭州峰会、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中担任礼仪志愿者,多次参加教育部举办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中学生文艺汇演活动。在2019年春晚舞台上,学校有2名在校学生和3名校友共同参与了创意表演《青春跃起来》;在全国大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有90多名学生参加了《序 弄潮儿》《超越梦想》等节目的演出;学校打造的《毕业声》《出壳》《浙传阅读》等文艺文化演出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陶冶情操、提高技能、展示风采的经典文化活动,成为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图▲《浙传阅读》走进杭州北郊监狱

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一校一品、一院一品的校园文化建设格局,其中“礼仪文化”和“影视文化”、“移动三脚架文化”先后被评为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品牌一等奖和二个二等奖。学校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充分展示了我校的文化思政育人能力和文明建设成效。

图▲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浙传志愿者


镜头+思政:引导学生在影像摄制中锤炼品行、茁壮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改革第一课堂的同时,又发展第二课堂、开拓第三课堂,以充分发挥摄影、摄像、编导、制作等学科专业优势,更好地引导学生在音频、视频作品创作实践中不断锤炼品行、振奋精神,让阳光靓丽的青春形象在镜头前完美定格。

图▲浙传学生参与G20杭州峰会新闻报道服务工作

日前,我校王小列老师执导的电视剧《起航》登上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电视剧《小别离》的作者是我校戏剧影视研究院鲁引弓教授,陈咏老师参与编剧的《照相师》入选国家电影局2018年重点影片,高华老师编剧的《面具背后》央视首播收视率问鼎榜首……这充分反映了学校雄厚的师资实力。

由我校与中组部、浙江省委组织部联合创作的电教片《做合格党员》获中组部第十四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特别奖,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创作的纪录片《浙水哪得清如许》获中组部第十四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二等奖。

图▲我校师生制作学党章电视教材《做合格党员》

我校设计艺术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长期用镜头进行文化寻根、捕捉时代剪影、传递社会温度,形成了“移动三脚架志愿服务队”党建特色品牌,被评为2018年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高贵的文明》《围棋之和》《斑马线上说法治》等三期思政微课通过网络传播后,在校内外产生广泛反响,被评为全国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二等奖。

图▲思政微课《斑马线上说法治》

此外,《五月槐花香》《明月前身》《盖世武生》《长生殿》《孝女曹娥》等一大批由我校师生原创的影视作品获金鸡奖、星光奖、飞天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三届动漫奖最佳动漫形象奖、德国iF设计大奖等国内外大奖,成为学校培养出卓越传媒人才的重要标志。

图▲电影《明月前身》剧照

学校汇聚了一大批影视界名师大咖,对学生专业成才提供了重要支撑。近日,由我校电视艺术学院14级毕业生创作的电影《云雾与岛》获休斯顿电影节Remi奖,这是该片继入围戛纳短片角和中国第25届大学生国际电影节暨第19届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后获得的又一殊荣。此外,文学院2013级郑楚佳同学编剧、电视艺术学院2014级韩勇同学导演的毕业联合创作作品《带我一程》荣获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三届国际微电影展映优秀作品奖;全媒体中心周雅倩等同学拍摄制作的人物微视频《这!就是G-CO》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你好,新时代!”青年创意微视频大赛中获优秀学生作品奖;电视艺术学院13级制作班付宏宇导演的电影《一个男人的XYZ》还入选了意大利亚洲电影节……《云雾与岛》的导演、14电编班吴欣宇同学说:“浙传的四年让我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也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及伙伴,大家都很有创作的动力,相互学习、相互进步,逐步形成了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图▲毕业联合创作作品《带我一程》获得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作品奖

校党委书记杨立平深有体会地说:“我们就是要跳出思政‘课’的框架去建设思政课。浙传具有学科专业上的独特优势,很多都可以和思政教育相结合,通过有效运用‘互联网+’‘技术+’‘艺术+’等形式,让思政课百花齐放、精彩纷呈,思政教育就会真正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