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由著名军事记者、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原社长贾永主讲的“提升‘四力’与正能量传播”讲座在我校下沙校区举行。我校副校长李文冰主持,硕士研究生、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等师生代表现场聆听了讲座。


本次讲座,贾永老师结合自己的新闻从业经历,围绕“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传播正能量”这一主题,阐述了当代新闻传播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给大家以深刻的启迪。
贾永老师首先从1985年他当边防战士时,撰写通讯《追踪一首战地诗》获得全国好新闻奖(中国好新闻奖的前身)讲起,并通过1987年他到《中国青年报》实习,完成《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报道,获得全国好新闻奖特别奖的生动事例,阐释了脚底下出新闻,到新闻的源头发现和追寻新闻应当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基本采访方式,好新闻从来就是走出来的,新闻工作者应具备视党的新闻事业为泰山的敬业精神。
贾永老师讲述了1991年早春他参加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报道,结合国内外形势写出《壮美的人证》,讲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使百万西藏人民真正获得了人的幸福和人的尊严的故事,表明记者的眼光决定记者的高度。

他通过1999年深入少年抢险英雄李向群的家乡,观察英雄成长的环境,写出长篇通讯报道《二十岁的生命礼赞》,成功树立李向群抗洪抢险英雄形象的故事,阐述没有发现当不了好记者,只有发现没有联想则成不了“大”记者,不善于动脑、不勤于思考的人,不适合做记者,“脑力”对于一个记者来说非常重要。
贾永老师指出,精彩之作必有神来之笔,笔力影响传播力。他引用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关于“笔力”的观点,阐述了写出好新闻的“秘诀”,一是“开门见山”,文章开头要直截了当,简洁明快,不穿靴戴帽;二是“文似看山”,要有故事、有情节、有节奏,引人入胜,行文上不平铺直叙;三是“稳如泰山”,新闻报道的文风要厚重、大气、质朴,平实平稳,清新自然,不造作、不轻飘;四是“一览众山”,主题立意要高,视野开阔,高屋建瓴,不就事论事。唯此,才能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佳作。

贾永老师表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要提升“四力”,应做到“四个遵循”,一是遵循实践规律,锤炼脚力;二是遵循认识规律,锤炼眼力;三是遵循思辨规律,锤炼脑力;四是遵循传播规律,锤炼笔力。

贾永老师提出,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创新是媒体的灵魂,求实是媒体的生命,对于求新求变的记者职业,超前的思维和超前的行动,永远是职业之树常青的保证。要适应新媒体、全媒体的发展趋势,在拥抱新媒体的过程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讲座最后,贾永老师提出了正义、勇敢、亲民、公正、律己、敏锐、求实、创新、超前、博学等十个关键词与师生共勉,他希望大家要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学好本领,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做出应有贡献。
